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藥品作為麻醉劑,在華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過,他們或者用于戰(zhàn)爭,或者用于暗殺,或者用于執(zhí)弄,真正用于動手術治病的卻沒有。華佗總結了這方面的經(jīng)驗,又觀察了人醉酒時的沉睡狀態(tài),發(fā)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術,正式用于醫(yī)學,從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術的技術和療效,并擴大了手術治療的范圍。據(jù)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的考證,麻沸散的組成是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四錢,炒南星一錢。自從有了麻醉法,華佗的外科手術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碰到那些用針灸、湯藥不能治愈的腹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沖服麻沸散,等到病人麻醉后沒有什么知覺了,就施以外科手,剖破腹背,割掉發(fā)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腸胃,就割開洗滌,然后加以縫合,敷上藥膏。四五天傷口愈合,一個月左右,病就全好。華佗在當時已能做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一次,有個推車的病人,曲著腳,大喊肚子痛。不久,氣息微弱,喊痛的聲音也漸漸小了。華佗切他的脈,按他的肚子,斷定病人患的是腸癰。因病勢兇險,華佗立即給病人用酒沖服“麻沸散”,待麻醉后,又給他開了刀。這個病人經(jīng)過治療,一個月左右病就好了。他的外科手術,得到歷代的推崇。明代陳嘉謨的《本草蒙筌》引用《歷代名醫(yī)圖贊》中的一詩作了概括:“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
麻沸散是華佗創(chuàng)制的用于外科手術的麻醉藥?!逗鬂h書·華佗傳》載:“若疾發(fā)結于內(nèi),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kū,剖開)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
華佗醫(yī)術十分精湛,他首創(chuàng)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后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藥,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時候,不過取一兩個穴位,灸上七八壯,病就好了。用針刺治療時,也只針一兩個穴位,告訴病人針感會達到什么地方,然后針感到了他說過的地方后,病人就說“已到”,他就拔出針來,病也就立即好了。另外,他創(chuàng)用了夾脊穴,“……點背數(shù)十處,相去一寸或五寸……灸處夾脊一寸上下”。
如果有病邪郁結在體內(nèi),針藥都不能直接達到,他就采用外科手術的方法祛除病患。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劑。華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術,開創(chuàng)了全身麻醉手術的先例。這種全身麻醉手術,在我國醫(yī)學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醫(y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創(chuàng)舉。
殺菌止癢。用于癬癥濕氣,腳趾癢,鵝掌風。
健客價: ¥5抗霉菌藥,具有殺菌止癢作用。用于癬癥濕氣、腳趾癢、鵝掌風。
健客價: ¥3.2活血化瘀,化痰通絡,行氣止痛。用于痰瘀阻絡之中風恢復期和后遺癥,癥見半身不遂、拘攣麻木、口眼歪斜、言語不清。
健客價: ¥46活血化瘀,化痰通絡,行氣止痛。用于痰瘀阻絡之中風恢復期和后遺癥,癥見半身不遂、拘攣麻木、口眼歪斜、言語不清。
健客價: ¥33驅(qū)風祛濕,通絡除痹,消腫止痛。用于風濕痹痛,肢體屈伸不利,筋脈拘攣,關節(jié)腫痛。
健客價: ¥18驅(qū)風祛濕,通絡除痹,消腫止痛。用于風濕痹痛,肢體屈伸不利,筋脈拘攣,關節(jié)腫痛。
健客價: ¥23.5潤腸通便。用于腸熱津虧所致的便秘,癥見大便干結難下、腹部脹滿不舒;習慣性便秘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9增強免疫力。
健客價: ¥199平肝熄風、安神化痰。用于輕中度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屬中醫(yī)肝風內(nèi)動挾痰證者。癥見頭、頸、五官或肢體不自主抽動,喉中發(fā)出一場聲音,煩躁易怒,多夢易驚,射洪苔白膩,脈弦滑等。
健客價: ¥162主治、緩解成人便秘癥狀。
健客價: ¥28.9祛風除濕,通絡止痛、補益肝腎。用于風濕瘀阻、肝腎不足所致的痹病,癥見肢體拘攣、手足麻木、腰腿疫痛。
健客價: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