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能同時治療好幾種病
女人的病比男人復雜得多,藥王孫思邈說:“很多醫(yī)生,寧治十個男人,不愿意治一個女人”,但是用艾灸治療婦科病,感覺就不是太復雜了。
只要堅持得好,艾灸能治好很多婦科病。比如:不孕不育,宮寒,痛經,月經不調,經少,經量太多,閉經、宮血(崩漏)、盆腔炎,盆腔積液及包塊,附件炎,陰道炎,外陰癢、宮頸息肉,宮頸糜爛。
輸卵管不通或通而不暢,卵巢功能低下,不排卵,多囊卵巢,囊腫;子宮脫垂,子宮后屈或左屈,子宮內膜異位、肌腺癥,肌瘤等;乳腺增生,小葉增生,乳房脹痛,乳房硬結,纖維瘤,乳腺癌;產后風等。
往往在用艾灸治療某一病癥時,不知不覺地把另外一種病也治好了。也就是艾灸能同時治療好幾種病。
為什么艾灸能治多種婦科病?
艾灸對女人特適合!婦科病,大多數(shù)是由于寒濕、氣滯血淤,經絡堵塞、血虛等引起的。也就是體內的環(huán)境或氣象不好,由于氣象或環(huán)境不好,就像是沒有陽光的寒濕天氣或冰冷的冬天,久而久之,當然就會氣滯血淤,經絡不通暢,代謝的垃圾產物無法排出,新鮮血液無法正常運送到,當然就會生各種各樣的病了。
就像一直在寒濕的天氣下,東西就發(fā)霉發(fā)臭發(fā)爛,在嚴冬下就會結冰。當然還會不斷的消耗人的陽氣,病會越來越重。要根治好這么多的病,只有改變好體內的環(huán)境或氣象。艾灸能補元陽、散寒祛濕、通經活絡、消炎止痛……
用艾灸把體內的氣象變得陽光明眉,就會冰雪消融、陰霾盡散、經絡通暢,當然就能根治這么多病了。把生病的環(huán)境改好了,病自然就沒有了。
吃藥能不能治療好這么多婦科病呢?
用藥是從內治。如果碰到像華佗這樣的醫(yī)生,當然能。或說碰到很高明的中醫(yī)師,用藥準確,當然是能治好的。但是很多人沒有這么好的運氣,如果碰到的醫(yī)師用藥不當,不但不能治好病,還會起反作用,藥物的副作用會對人體產生新的傷害。
而艾灸主要是創(chuàng)造條件,補充元陽,靠人自己的神的來調理,按現(xiàn)代的話來說是靠人的潛能來調理,靠你自己的神來調理就不會有偏差,自己的神比最高明的醫(yī)生要強百倍、強千倍。
艾灸通經絡,經絡通則百病消
靠你自己體內的神來調理好身體,也得要有一定的條件。要有足夠的元陽,要有氣血、晚上要早睡并睡好……
人體久病,元陽必虛,元陽虛,就不能戰(zhàn)勝病邪,神也沒有辦法。艾灸能補充元陽,元陽充足,很多功能才能起動,有了元陽,才能燃起人體的太陽,有了陽光的照射,才有生機。艾灸通經活絡,經絡通暢,則百病不生。
大多數(shù)人不了解艾灸,當然就不會相信?,F(xiàn)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艾灸并動手實踐,從中體會到了艾灸的神奇!當你久病不愈,不要絕望,還有艾條溫灸!反正用其它的方法沒有治好你的病,不防換種方法,用艾條溫灸來調理,或許會創(chuàng)造奇跡!
1.宮頸炎:
【艾灸選穴】關元,子宮,歸來,三陰交和八髎穴。
【方法】艾條懸灸,灸至皮膚出現(xiàn)紅暈,溫熱舒服的感覺,每次選5-6個穴位,艾條每穴灸10-15分鐘,7天一療程,休息1天,再進行第二療程,一般灸3個療程。
2.盆腔炎:
【艾灸選穴】三陰交、阿是穴。
【方法】艾條懸灸,灸至皮膚出現(xiàn)紅暈,溫熱舒服的感覺,每次選5-6個穴位,艾條每穴灸10-15分鐘,7天一療程,休息1~2天后,再進行第二療程,一般灸1~2個療程。除了灸三陰交穴,也可灸腹部壓痛點。
3.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壓力、精神因素、心理因素、貪涼(要風度不要溫度)專家分析:女性經期受寒,會使盆腔內的血管收縮,導致卵巢功能紊亂,可引起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
血虛型月經不調
癥見月經后期,量少色淡,質清稀,伴有眩暈,失眠,心悸,面色蒼白,神疲乏力,舌淡,脈弱無力。
【艾灸選穴】膻中、關元、子宮、內關、涌泉。
【要求】關元子宮不得低于40分鐘,內關、涌泉各30分鐘。
腎虛型月經不調
癥見月經初潮較遲,經期延后,量少,色正?;虬档|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蚱}沉。治宜補腎養(yǎng)血。
【艾灸選穴】八髎穴、歸來、三陰交。
【要求】歸來不低于35分鐘;八髎穴、三陰交不低于45分鐘。
血寒型月經不調
癥見月經后期,量少色暗,有塊,或色淡質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溫喜按,得熱則減,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脈沉緊或沉遲無力。治宜溫經散寒調經。
【艾灸選穴】關元、八髎穴、三陰交、足三里。
【要求】關元、八髎穴艾灸45分鐘,足三里三陰交各40分鐘。
氣郁型月經不調
癥見月經后期,量少色暗有塊,排出不暢,伴有少腹脹痛,乳脹脅痛,精神抑郁,舌正?;蛏园?,脈弦澀。治宜行氣活血。
【艾灸選穴】關元、命門、肩井、太沖。
【要求】關元、命門各30分鐘。肩井、太沖各20分鐘。
月經過少,常由久病失血或產后耗傷精血,或脾虛營血虛少;或先天不足、多產房勞耗傷腎精,腎虛沖任未充;或月經過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為寒凝;精神抑郁,情志不暢,氣滯血郁等引起。月經量過多、過少都不正常,都是因為內分泌不太好。
4.外陰瘙癢、白帶異常
【艾灸選穴】帶脈、氣海、三陰交、足三里。
·肝膽濕熱者加太沖、行間、陰陵泉;
·脾虛濕盛者加豐隆、脾俞、中脘、小腸俞;
·陰虛濕熱者加腎俞、太溪、豐隆、行間。
【方法】艾條懸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鐘,每日灸治1次,7次為一個療程。
5.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子宮下垂或脫出陰道口外,甚則連同陰道壁或膀胱直腸一并膨出。多由氣虛下陷,帶脈失約,沖任虛損,或多產、難產、產時用力過度,產后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等,損傷胞絡及腎氣,而使子宮失于維系所致。
【艾灸選穴】百會、神闕、子宮、三陰交等穴位。百會可以艾條懸灸,每次艾灸10分鐘,每天1次。開始每天1次,5天后,可以隔天1次,每次20分鐘。
6.血崩
艾灸隱白穴治療血崩,既簡便易行,效果又明顯。
艾條懸灸15-20分鐘(先灸一側,再灸另側),以隱白穴周圍皮色轉紅有熱感為止。每日可灸3~4次,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繼續(xù)灸1~2天,使療效更為鞏固。灸時患者常常會感到小腹部原有的繃緊拘急感或空虛感消失,心情也隨之開朗,經量往往于灸后不久即明顯減少。
艾灸隱白穴為什么能止血崩呢?
祖國醫(yī)學認為,血崩的主要原因是沖任兩脈不固,臟腑失調。因此在治療上應著重補肝健脾益腎,調養(yǎng)沖任,其中又以健脾最為重要。隱白穴是足太陰脾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按照經絡學說的原理,刺激隱白穴有健脾統(tǒng)血、補中益氣的功效。
艾灸隱白穴治療血崩雖然療效顯著,但當患者出血量較大,病情危急時,就應及時送往醫(yī)院了。
清熱除濕,益氣化瘀。用于濕熱瘀阻所致的帶下病,腹痛,癥見帶下量多,色黃質稠,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見有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8具有修復再生,促進潰瘍愈合。本品適用于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和宮項糜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27補腎斂陰,固沖止血。用于婦女功能性子宮出血。
健客價: ¥14補腎斂陰,固沖止血。用于婦女功能性子宮出血。
健客價: ¥18具有修復再生,促進潰瘍愈合。本品適用于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和宮項糜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39養(yǎng)血調經,補益肝腎,暖宮止痛。用于月經先后不定期,帶經日久、痛經、帶下。
健客價: ¥49.8清熱燥濕,收斂止帶。用于慢性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陰道粘膜炎等引起的濕熱型赤白帶癥。
健客價: ¥15.8補腎斂陰,固沖止血。用于婦女功能性子宮出血。
健客價: ¥31清熱除濕,益氣化瘀。用于濕熱瘀阻所致的帶下病、腹痛,癥見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臭穢,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炎、慢性宮頸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65清熱除濕,補益化瘀。用于濕熱瘀阻所致的帶下病、腹痛,癥見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臭穢,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炎,慢性宮頸炎見上述癥狀者。
健客價: ¥19補養(yǎng)氣血、疏肝解郁、祛瘀調經。用于氣血不足,肝郁不舒,月經不調,頭暈目眩,血漏血崩,貧血身弱及不孕癥。
健客價: ¥45通經化瘀,止痛。用于氣虛血虧,瘀血凝滯引起的經期不準,經閉,腹部痞脹,身體消瘦,四肢困倦,產后惡露不盡等癥。
健客價: ¥65補養(yǎng)氣血,疏肝解郁,祛瘀調經。用于氣血不足,肝郁不舒,月經不調頭暈目眩,血漏血崩,貧血弱及不孕癥。
健客價: ¥22養(yǎng)血柔肝、理氣調經。用于肝郁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經期前后不定、行經腹痛。
健客價: ¥9.8疏肝理氣,養(yǎng)血活血。用于血虛肝郁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經期頭痛。
健客價: ¥25局部治療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病和格蘭陽性細菌引起的雙重感染。
健客價: ¥22具有修復再生,促進潰瘍愈合。本品適用于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和宮項糜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59養(yǎng)血柔肝,理氣調經。用于肝郁氣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經期前后不定、行經腹痛。
健客價: ¥6.5養(yǎng)血柔肝,理氣調經。用于肝郁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經期前后不定、行經腹痛。
健客價: ¥13.8養(yǎng)血柔肝,理氣調經。用于肝郁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經期前后不定、行經腹痛。
健客價: ¥6通經化瘀,止痛。用于氣虛血虧,瘀血凝滯引起的經期不準,經閉,腹部痞脹,身體消瘦,四肢困倦,產后惡露不盡等癥。
健客價: ¥55養(yǎng)血,調經,止痛。用于月經量少,后錯,經期腹痛。
健客價: ¥18養(yǎng)血調經,補益肝腎,暖宮止痛。用于月經先后不定期,帶經日久,淋漓出血,痛經,帶下等癥。
健客價: ¥42補氣養(yǎng)血,調經止帶。用于氣血兩虧引起:月經不調,行經腹痛,少腹冷痛,體弱乏力,腰酸腿軟。
健客價: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