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2017-8-11至2017-8-20
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稱秋老虎。末伏早晚較涼快,白天陽光依然劇烈。
立秋+末伏
早晚較涼
白天天氣依舊火爆威力不減
稍有不當,疾病纏身!
堅持灸完三伏最后一個療程,
秋冬少生病。
脾胃關
初秋暑熱未退,濕氣當令,此時人體的胃腸功能經過一個盛夏的消磨,正處于一年四季中的最為脆弱時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現(xiàn)脾胃失調、消化不良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腸道傳染病的發(fā)生,如秋季腹瀉。因此,要特別注意健脾祛濕。而且健好脾胃,有利于“貼秋膘”。
注意防1?。耗c胃疾病
初秋末伏若脾傷于濕,容易造成腸胃疾病,不僅會出現(xiàn)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等癥,還可能為咳喘病癥種下病根。
灸療護腸胃
大腸俞
取穴: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共2穴(按身體對稱軸對稱,左右各1穴)。
2、天樞穴
取穴:臍中旁開2寸。共2穴(按身體對稱軸對稱,左右各1穴)。
秋季干燥注意防3病
1:風燥感冒
立秋時節(jié),容易出現(xiàn)風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癥狀,即頭疼、咽喉腫、鼻塞外,一個比較明顯的區(qū)別是“干”,咽喉干、嗓子緊,連咳嗽都是干咳,沒有痰。感冒初期先表現(xiàn)出干燥的癥狀,如果不及時潤燥補水,就會加重感冒的病情。
2: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系統(tǒng)是一個開放的器官,從鼻腔到氣管,再到肺部,秋季干冷的空氣一旦侵害,就容易損傷黏膜,引發(fā)呼吸道病變。
而且季節(jié)交替,高溫多雨的天氣使人免疫力低下,同時吹風扇、開空調,室內外溫差大導致身體適應性差,是誘發(fā)呼吸道感染、導致肺炎的主要原因。
3:過敏癥
剛立秋時,秋高氣爽、天氣逐漸干燥,空氣中的花粉濃度最高,在一天之內能上升10倍,花粉過敏引發(fā)的過敏性鼻炎等又迎來了發(fā)病高峰。
/三伏灸:增強免疫力/
免疫力是指人體抵抗外來侵襲,保護我們自身健康的自身能力。如果免疫力低下,很多病毒就會“找上門來”。
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容易生病,包括上述感冒,扁桃體發(fā)炎、哮喘病呼吸道疾病等反復發(fā)作。生病打針吃藥就成了常態(tài),每次生病都要很長時間才會康復,長此以往還會為重大疾病埋下禍根,所以免疫力低下千萬不可小覷。
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有很多,比如關元、中脘、足三里、神闕等。長期堅持,可以增加免疫力。
/今天我們重點講神闕穴/
神闕穴
中醫(yī)認為臍腹屬脾,所以本穴能調理脾陽不振引起的消化不良,全身性的陽氣不足,包括四肢發(fā)涼怕冷,男科、婦科等多種生殖系統(tǒng)疾病。
取穴:臍中央。
功能:①腹痛、腹瀉、痢疾、脫肛等腸道病證;②中風脫證,虛脫;③水腫,小便不利。
神闕屬任脈。艾灸神闕,有溫補元氣固脫復蘇的實質效果。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在沒出生的時候就是靠著臍帶從母體里吸收營養(yǎng)的,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就能理解為什么神闕是我們身體的一大要穴了。神闕向內連著人體的真氣真陽,能大補陽氣;神闕又有任、帶、沖三脈通過,聯(lián)系五臟六腑,所以如果各部氣血陰陽發(fā)生異常變化,可以借刺激神闕穴來調整全身,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狀態(tài)。
/中國灸助你安然度過/
三伏灸系列產品
現(xiàn)武漢國灸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針對三伏天可能出現(xiàn)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改善體質等病癥特推出三伏灸系列產品。
中國灸產品采用熱療、藥療、灸療三效合一。熱療可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活血化瘀。藥療通過近靶點頭皮給藥,快速精準。結合熱療讓毛孔打開同時使藥物液化汽化,迅速投入皮下,直達病灶。不進入內循環(huán),不通過任何內臟器官,內病外治。灸療在穴位及經絡上面進行刺激,起到溫陽補氣、祛寒止痛、補虛固脫、消瘀散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