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如何刮痧
我們刮痧無非就是沿著經絡進行的,很多經絡推拿按摩、刮痧保健等,一般原則都是從上往下進行按摩、刮痧的,毋庸置疑。我們的大腿和小腿的外側、內側、前側等,整條腿都可以從上往下沿著經絡、按著穴位進行刮痧。
還有一類情況,就是靜脈曲張或者水腫者應該從下往上刮。像長期久坐的人會特別容易形成水腫型腿或是有些靜脈曲張的情況,因為這類人群的下肢微循環(huán)會比較差,所以從下往上刮痧能讓血液回流,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下肢水腫和靜脈曲張的情況。
需要注意的事,腿部刮痧的方法要根據(jù)患者不同的病癥,在合適的穴位及周圍部位進行刮試。但主要的方法如下:
1、準備好刮痧工具(刮痧板)、刮痧介質(刮痧油)。
2、刮痧的方向:腿部刮痧可分兩部分刮,大腿部分和小腿部分。在對大腿部分刮痧時可從大腿根部位開始,向下刮試。小腿部分可從腿彎處向下刮試。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大腿部分還是小腿部分進行刮痧都必須從上向下刮,不能從下往上來回的刮試。
3、刮痧部位的順序:先刮伏兔、血海、足三里,之后刮試風市穴、承扶、三陰交,最后為懸鐘、委中、承山。
4、刮痧的度量要求:要注意力度和速度的把握,一般腿部刮痧時力度要大、速度要快。
5、刮痧板的角度要求:刮痧板要與大腿成鈍角、與小腿成40-60度左右的銳角。
6、刮痧時間要求:同一個部位可以刮一百下左右,每天可以刮二十多分鐘。
認識腿部刮痧穴位
1、風市穴(立正垂手時,中指尖正好在的地方)。
2、血海穴(屈膝用力,肌肉鼓起的地方按會疼)。
3、足三里(外側膝蓋窩下面3寸,再往外大約2厘米)。
4、伏兔穴(腿外側在膝上方,肌肉用勁緊繃,像一頭兔子一樣伏在那),注意跟風市穴區(qū)別開來,比風市穴高3指距離。
5、承扶穴(臀部與大腿交接處)。
6、三陰交(內踝上面3寸)。
7、懸鐘穴(外踝上面3寸,有凹陷的地方)。
8、委中穴(腿后側關節(jié)正中間)。
9、承山穴(坐下腳跟著地,腳尖向上蹦起,小腿繃緊,腿肚中間凹的地方,按有疼感。
腿部刮痧注意事項
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現(xiàn)輕微疼痛、癢感等屬正?,F(xiàn)象;出痧后30分鐘忌洗涼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風扇或空調直吹;冬季應注意保暖。
2、刮痧療法具有嚴格的方向、時間、手法、強度和適應證、禁忌證等要求,如操作不當易出現(xiàn)不適反應,甚至病情加重,故應嚴格遵循操作規(guī)范或遵醫(yī)囑,不應自行在家中隨意操作。
3、有出血傾向、皮膚高度過敏、極度虛弱、嚴重心衰的患者均應禁刮或慎刮。
另外,刮痧后一定不要吃生冷的東西,刮完后喝杯溫水,這樣可以幫助排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