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脾胃不健,或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胃虛而不能正常受納水谷,脾虛則不能運化水谷精微,營氣不足,生血乏源;或大病久病,失于調理,氣血日虧;先天稟賦不足,或勞神思慮太過,精血虧損,陰血暗耗,皆可形成血勞。
貧血與先天之本及后天補養(yǎng)都是有關系的,而中醫(yī)稱“脾為后天之本”,即是脾的健運功能正常,水谷精微不斷吸收,化生氣血,營養(yǎng)全身。故采取健脾益胃的保健按摩方法,對貧血有良好的療效。
1、攪滄海
舌在口腔上、下齒齦外周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各轉動10次,產生津液分3口緩緩咽下。
2、摩脘腹
雙掌相疊,置于神闕穴,即臍眼,先逆時針,從小到大摩脘腹30圈,然后再順時針,從大到小摩動30圈。
3、蕩胃腑
坐或臥位,以右手掌按置于中脘穴(臍上正中4寸處,劍突與肚臍之正中)上,先用掌根稍用力將胃脘向左推蕩,繼之再以五指將胃脘稍用力推蕩向右,往返計作10次。
4、振中脘
坐或仰臥,雙掌相疊于中脘穴處,以振動手法操作1分鐘。
5、分陰陽
坐或仰臥,兩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攏,中指相對于劍突下,全掌緊按皮膚,然后,自內向外,沿肋弓向脅肋處分推,并逐漸向小腹移動,共操作10次。
6、疏肋間
坐位,兩手掌橫置兩腋下,手指張開,指距與肋間的間隙等寬,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臍水平,重復10次。注意手指應緊貼肋間,用力宜均勻,以胸肋有溫熱感為好。
7、理三焦
坐或臥位,兩手十指相交叉,橫置按于膻中穴(胸上,兩乳頭連線中點),兩掌根按置胸內側,自上而下,稍用力推至腹盡處,計推20次。
8、按三里
雙手食、中指相疊,按揉足三里穴(人體強壯穴,膝關節(jié)臏骨下,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50次。
9、揉血海
坐位,雙手拇指分按于兩側腿部的血海穴(大腿內側,膝關節(jié)內上方約2寸,屈膝時肌肉隆起處)上,作旋轉按揉1分鐘。
常吃下面幾款的膳食也能改善貧血的癥狀:
1、銀耳紅棗粥
配料:銀耳15克,紅棗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銀耳去蒂、洗凈、浸泡,紅棗去核。大米洗凈后加適量水與銀耳、紅棗同煮。
功效:健脾、化生氣血。
2、黑米燉雞肉
配料:黑米250克,凈雞750克,蔥、姜、鹽等調料適量。
做法:把凈雞切絲,雞骨拿刀拍爛,下鍋,加水5碗,放入蔥、姜,大火煮沸,小火燉熟,放黑米燉熟,加調料。
藥用:分4次吃完,隔2天吃1只,連吃5只。
功效:補腎益氣、養(yǎng)髓生血。
3、芪杞燉乳鴿
配料:黃芪30克,枸杞子10克,乳鴿1只,食鹽、味精少許。
做法:把乳鴿淹死,去雜,洗凈放入燉盆中,加水、黃芪、枸杞子。隔水燉熟,調味。
藥用:每3天吃1劑。
功效:補脾腎、益氣血。
貧血該如何改善呢?中醫(yī)按摩也是補血的好方法,我們可以采用健脾益胃按摩法,可以起到很好的補血功效,幫你改善貧血的尷尬局面。
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價: ¥675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價: ¥2698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價: ¥1350散寒鎮(zhèn)痛,活血祛風,強筋壯骨。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寒痹阻,肝腎不足者,癥見關節(jié)冷痛、屈伸不利、腰膝酸軟、下肢無力。
健客價: ¥65補氣養(yǎng)血。用于氣血兩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貧血。
健客價: ¥468祛風濕、止痛。用于頭痛,風濕痛,神經痛,扭傷及肌肉酸痛。
健客價: ¥9活血散瘀,溫經鎮(zhèn)痛。用于寒濕瘀阻經絡所致風濕關節(jié)痛及關節(jié)扭傷。
健客價: ¥11.25活血,消炎,鎮(zhèn)痛,對局部血管有擴張作用。用于關節(jié)扭傷及寒濕引起的關節(jié)疼痛。
健客價: ¥3鎮(zhèn)痛,消炎。用于風濕痛,關節(jié)痛,腰痛,神經痛,肌肉酸痛,扭傷,挫傷。
健客價: ¥11.251.通經補血排毒:黑糖水可以幫助活絡氣血,排除毒素,養(yǎng)顏美容。2.加速產婦產后復原:產婦坐月子期間飲用黑糖水,可以活血化瘀,止痛,幫助子宮收縮。3.避免兒童營養(yǎng)不良:中氣不足、厭食挑食和營養(yǎng)不良的兒童飲用黑糖水,可以補充營養(yǎng)。4.中老年人療虛進補,散瘀活血,利腸通便,緩肝明目,益氣健脾,溫補心肺。5.幫助排除體內毒素,調節(jié)酸堿平衡(黑糖是國際公認的堿性糖,人體健康的體質應該是弱堿性的)
健客價: ¥83東阿阿膠: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鹿角膠:溫補肝腎,益精養(yǎng)血。用于血虛頭暈,腰膝酸冷,虛勞消瘦。
健客價: ¥1566補氣,養(yǎng)血。用于氣血虧虛所致貧血,產后血虛、體弱、月經不調、閉經等。
健客價: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