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戴眼鏡的醫(yī)生,你最想問的莫過于「醫(yī)生,你自己怎么不做手術」。
和大部分同行一樣,答案其實很簡單:我不討厭眼鏡且早已習慣。直到身邊有個小家伙對我的眼鏡表現(xiàn)出十足的興趣,時不時來個偷襲,又或是和她玩瘋時,不小心撞到眼鏡,我開始意識到戴眼鏡存在的隱患和不便。
就這樣,我滿足了近視激光矯正手術的首要條件:有摘鏡需求。
對于有摘鏡需求者,下一步需要了解的問題有:激光手術是如何矯正近視的?我適合做這種手術嗎?有無不良影響?如果有,我可以接受嗎?
符合什么條件能接受手術?
除了合理的摘鏡愿望或需要,還必須滿足一些條件才能進行手術。大多數(shù)情況下,近視激光矯正手術是選擇性手術,能否手術不是絕對的,對每一個體都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包括年齡、職業(yè)、習慣等進行風險效益比的綜合衡量。
激光手術如何矯正近視?
眼球好比是一臺復雜而精密的照相機,位于最前端的角膜就是鏡頭。近視眼多為眼球過長,平行光進入眼球,成像在底片,也就是視網(wǎng)膜之前,底片上的圖像便模糊不清。
從上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的準分子激光,到近年新興的飛秒激光,都能似「無影手」般將角膜這個鏡頭變薄變平,扁平的角膜使光線折射角度變小,使圖像清晰成像于視網(wǎng)膜。散光和遠視亦可利用類似原理來矯正。
什么人能做激光手術?
符合下列條件,可以考慮做激光矯正視力手術:
合理的,想摘或者需要摘
主觀愿望:主要出于外形考慮,運動需求,不接受框架或隱形眼鏡等。
被動需求:包括求學或求職需要,以及雙眼屈光度相差較大等一些不適合佩戴眼鏡的情況。
年齡在18~55周歲之間
屈光度數(shù)相對穩(wěn)定2年以上(每年變化不超過50度)者
術前的眼科檢查進一步判斷
符合適應證中的基本要求者,可做進一步詳細的檢查,包括屈光度、角膜厚度、角膜形態(tài)、瞳孔大小、眼壓、眼底等。根據(jù)檢查結果判斷是否適合手術,以及適合哪一種手術方式。
手術能矯正的近視度數(shù)
目前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可以矯正的屈光度范圍在近視1200度以內,遠視600度以內,散光600度以內。而且要求角膜厚度合適,需排除圓錐角膜等角膜疾病。
什么人不能做激光手術?
如果有下列問題,就不能接受激光矯正視力手術:
有眼部活動性炎癥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
重度干眼
女性孕期和哺乳期等
手術后的不良影響?
安全性——首要考慮
近視激光矯正手術自誕生起走過了二十多年,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廣泛認可,為千萬近視患者帶來了良好視覺。隨著技術的革新和進步,目前的手術更加快捷、精確、微創(chuàng)、安全,也更舒適。
影響視力的嚴重并發(fā)癥,如角膜擴張,角膜感染等的發(fā)生率極低,通過嚴格篩選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注意術中操作規(guī)范和術后護理,加上患者的配合,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鼓勵大家在正規(guī)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做激光手術,以保證安全性。
傳說的「反彈」——需要正確認識
術后視力「反彈」是最常見的疑慮。
激光切削了角膜,角膜會發(fā)生增殖,如果切削面均勻增殖,不會引起度數(shù)變化,如果中央增殖多于周邊,就會出現(xiàn)輕度回退,即「反彈」。隨著手術技術的發(fā)展,手術設計的優(yōu)化,術后用藥的完善,回退是可預測和控制的。
回退的可能性和程度與近視度數(shù)有關,中低度近視一般沒有回退,高度近視雖然出現(xiàn)回退的可能性大,但一般也能控制在原有度數(shù)的5%左右。
對于術后多年出現(xiàn)的視力下降,往往不是因為「反彈」,而是近視本身加深或其他原因導致,需要到醫(yī)院眼部檢查。因為手術改變的僅是角膜這一個結構,而眼睛完整的屈光系統(tǒng)還有很多其他結構參與作用。
真正需要預知的問題
相較于發(fā)生率低的嚴重并發(fā)癥,真正需要正確預知的是一些看似小的不良反應,如干眼、夜間視力下降、眩光、光暈等,這些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可以逐漸適應和恢復。
如果不知道這些都是激光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則會引發(fā)不必要的焦慮和擔心。
但對于一部分特殊病人,這些不良反應則不是很容易恢復,需要和醫(yī)生充分溝通,謹慎決定是否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