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瞼黃色瘤合并瞼皮膚弛緩癥手術治療的效果。方法回顧1992年1月至2002年8月24例(48眼)瞼黃色瘤合并瞼皮膚弛緩進行聯(lián)合手術,將黃色瘤及弛緩的瞼皮膚一并切除。結果24例(48眼)的瞼黃色瘤均已切除,瞼皮膚弛緩張力恢復并形成或恢復了“雙重瞼”。結論瞼黃色瘤合并瞼皮膚弛緩聯(lián)合進行手術,手術創(chuàng)傷小,并能達到美容的效果。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1992年1月~2002年8月,我院眼科治療瞼黃色瘤合并瞼皮膚弛緩癥共24例(48眼),其中男,8例(16眼),女16例(32眼),雙眼上瞼內眥部黃色瘤合并瞼皮膚弛緩癥16例(32眼),雙眼上瞼外眥部黃色瘤合并瞼皮膚弛緩8例(16眼)。
2·手術方法:按重瞼術畫線,在上瞼緣上方距瞼緣5mm處(兩端)及7mm處(中間)順瞼緣畫5~7mm弧線,平行于瞼緣。2%利多卡因加入少許腎上腺素作瞼皮膚浸潤麻醉。沿重瞼術畫線行皮膚切開,創(chuàng)緣行皮下分離,皮瓣對合后,將多余皮瓣平行瞼緣剪除,黃色瘤在內眥部者,向上近黃色瘤一側切開,皮下分離,使瞼一側皮膚游離(縫合時不致緊張、抽縮),剪除黃色瘤,行縱形間斷縫合,切除范圍>8mm者,可將切除的皮膚移植于該區(qū)(黃色瘤切除處,注意用瞼皮必須與皮紋一致)。瞼皮膚水平間斷縫合。黃色瘤在外眥部者同樣作向上近黃色瘤一側皮膚切開,皮下分離,使瞼一側皮膚游離。術后瞼皮膚創(chuàng)口雙重瞼線恢復或形成,瞼皮膚張力恢復良好。
3·術后處理:術后每日換藥,肌注青霉素80萬U每日2次,或口服復方新諾明每日2次,每次2片,3~4天。出血較多者,同時口服云南白藥及生三七粉適量3~4天。6天拆線,皮膚移植縫線8~10天拆除。
結果
24例(48眼)手術后,瞼皮膚黃色瘤已完全切除并恢復或形成雙重瞼,瞼皮膚張力恢復。術后2年1例左眼黃色瘤復發(fā)約3mm大小,經(jīng)用激光治愈。1例瘢痕體質者,術后留有較明顯的皮膚瘢痕。
討論
瞼黃色瘤及瞼皮膚弛緩,多發(fā)生在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婦女。其發(fā)病原因可能與脂肪代謝障礙有關,多見于血膽固醇增多者,也見于血管病變及糖尿病。近幾年來此病的發(fā)病率有所增加,年齡也漸趨年輕,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手術和激光而單純手術切除可致瞼皮膚張力不一致甚至瞼皮膚抽縮;激光可以去除黃色瘤。但以上兩種方法均不能改善瞼皮膚弛緩,而瞼皮膚弛緩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治療。所以,本組采取聯(lián)合手術則綜合了美容的方法將皮膚黃色瘤及弛緩的皮膚一并手術切除,使瞼皮膚張力得到恢復,重瞼形成,達到美容的效果。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