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說:“上了年紀,就得多補鈣,吃了某某鈣,腿不疼了,腰不疼了,走路都帶風。”只要鈣補足了,就可遠離“骨質疏松”了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悄無聲息的疾病——“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最常見的骨骼疾病,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以骨強度下降和骨折風險增加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量降低是骨質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險因素。
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大類。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是由任何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和/或藥物及其他明確病因導致的骨質疏松。這里,我們主要介紹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發(fā)生髖部骨折后1年之內,20%患者會死于各種并發(fā)癥,約50%患者致殘,生活質量明顯下降。但只要我們清醒地認識這個疾病,加強早期的識別與篩查,骨質疏松癥是可防、可治的。
“骨質疏松癥”主要有哪些表現(xiàn)?
骨質疏松癥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骨質開始流失時,常沒有明顯癥狀,隨著骨質疏松的加重,會出現(xiàn)周身疼痛、身高變矮、駝背、容易發(fā)生脆性骨折等。
哪些人群易患“骨質疏松癥”?
導致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骨質疏松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一般發(fā)生在女性絕經后5~10年內;老年骨質疏松癥一般發(fā)生在70歲以后。但骨質疏松癥也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以下是導致骨質疏松的高危因素:
(1)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如體力活動過少、過量飲酒、吸煙、飲過多含咖啡因的飲料、過度節(jié)食、營養(yǎng)失衡、鈣和/或維生素D缺乏,高鈉飲食、低體重。
(2)影響骨代謝的疾病
包括性腺功能減退癥等,如早絕經(絕經年齡<40歲)、多種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風濕免疫性疾病、胃腸道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神經肌肉疾病、慢性腎臟及心肺疾病等。
(3)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一些藥物也易致骨質疏松,如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腫瘤化療藥、抗病毒藥物、免疫抑制藥物等。
如何進行骨質疏松癥風險初步評估?
臨床上評估骨質疏松風險的方法較多,這里推薦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IOF)骨質疏松風險一分鐘測試題,可作為疾病風險的初篩工具。見下表1
表1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骨質疏松癥風險一分鐘測試題
上述問題,只要其中有一題回答結果為“是”,即為陽性,提示存在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并建議進行骨密度檢查或FRAX?風險評估
BMI:體質量指數(shù);FRAX?:骨折風險評估工具
如何進行骨質疏松癥的診斷?
臨床上常用骨密度測量。骨密度是指單位體積(體積密度)或者是單位面積(面積密度)所含的骨量。我國已經將骨密度檢測項目納入40歲以上人群常規(guī)體檢內容,臨床上為診治骨質疏松癥的骨密度測定指征見下表2。
表2骨密度測量的臨床指征
IOF: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OSTA:亞洲人骨質疏松自我篩查工具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調整生活方式
(1)加強營養(yǎng),均衡膳食
建議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8~1.0g/kg體質量,并每天攝入牛奶300ml或相當量的奶制品。
(2)充足日照
建議上午11:00到下午3:00間,盡可能多地于陽光下曬15~30min,每周兩次,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盡量不涂抹防曬霜,以免影響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強烈陽光照射,以防灼傷皮膚。
(3)規(guī)律運動
適合于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運動包括負重運動及抗阻運動,推薦規(guī)律的負重及肌肉力量練習,肌肉力量練習包括重量訓練,其他抗阻運動及行走、慢跑、太極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運動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骨質疏松癥患者開始新的運動訓練前應咨詢臨床醫(yī)生,進行相關評估。
(4)其他
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避免過量飲用碳酸飲料、盡量避免或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骨健康基本補充劑
(1)鈣劑:
充足的鈣攝入對減緩骨丟失、改善骨礦化和維護骨骼健康有益。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mg(元素鈣),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mg。
盡可能通過飲食攝入充足的鈣,飲食中鈣攝入不足時,可給予鈣劑補充。鈣劑選擇需考慮其鈣元素含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同種類鈣劑中的元素鈣含量不同,其中碳酸鈣含鈣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常見不良反應為上腹不適和便秘等。枸櫞酸鈣含鈣量較低,但水溶性較好,胃腸道不良反應小,且枸櫞酸有可能減少腎結石的發(fā)生,適用于胃酸缺乏和有腎結石風險的患者。高鈣血癥和高鈣尿癥時應避免使用鈣劑。補充鈣劑需適量,超大劑量補充鈣劑可能增加腎結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骨質疏松癥的防治中,鈣劑應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目前尚無充分證據(jù)表明單純補鈣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
(2)維生素D:
充足的維生素D可增加腸鈣吸收、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風險。同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可降低骨質疏松性骨折風險。
成人推薦維生素D攝入量為400IU(10μg)/d;65歲及以上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攝入和吸收障礙常有維生素D缺乏,推薦攝入量為600IU(15μ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2000IU(50μg)/d;維生素D用于骨質疏松癥防治時,劑量可為800~1200IU/d。
臨床應用維生素D制劑時應注意個體差異和安全性,定期監(jiān)測血鈣和尿鈣濃度。不推薦使用活性維生素D糾正維生素D缺乏,不建議1年單次較大劑量普通維生素D的補充。
絕經后和老年性骨質疏松;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的腎性骨營養(yǎng)不良;手術后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蛔园l(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低血磷性維生素D抵抗型佝僂??;假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
健客價: ¥48.81.絕經后和老年性骨質疏松; 2.慢性腎功能衰竭尤其是接受血液透析病人之腎性骨營養(yǎng)不良癥; 3.術后甲狀旁腺功能低下; 4.特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 5.假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 6.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 7.低血磷性維生素D抵抗型佝僂病等。
健客價: ¥421.適用于治療絕經后婦女的骨質疏松癥,以預防腹部和脊柱骨折。 2.適用于治療男性骨質疏松醫(yī)甲增加骨量。
健客價: ¥56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更年期婦女、老年人等的鈣補充劑,并幫助防治骨質疏松。
健客價: ¥40補鈣。
健客價: ¥99補腎,強骨,止痛。用于腎陽虛所致的骨痿,癥見骨脆易折、腰背或四肢關節(jié)疼痛、畏寒肢冷或抽筋、下肢無力、夜尿頻多;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骨量減少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