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61歲的韓國籍男子在科威特旅行后歸國,被確診為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遂被隔離治療。對相關密切接觸者實施了自我隔離和醫(yī)學觀察。這是該國自2015年暴發(fā)疫情后,時隔3年再現MERS病例。目前韓國已將MERS疫情預警級別由第四級升至第三級。
那么什么是中東呼吸綜合征?
關于它,我們又應了解哪些知識呢?
中東呼吸綜合征(MiddleEastrespiratorysyndrome,MERS)是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MERS-CoV)感染而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發(fā)現。冠狀病毒是一組能夠導致人類和動物感染發(fā)病的病毒,能夠引起人類發(fā)生從普通感冒到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的多種疾病。
有哪些癥狀?
人類感染MERS病毒后,臨床可表現為無癥狀或輕度呼吸道癥狀,也可發(fā)展為嚴重的急性呼吸道癥狀甚至死亡。典型臨床癥狀為發(fā)熱、咳嗽和氣短。肺炎也是常見的臨床表現,但并非所有病例均會出現。病例也有報道出現腹瀉等胃腸道癥狀。病情嚴重時可以導致呼吸衰竭,需在重癥監(jiān)護室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報告病例的病死率在35%左右。老年人、免疫缺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如癌癥、慢性肺病和糖尿病患者)在感染病毒后更易出現嚴重癥狀。
傳播途徑
非人際傳播:動物到人類的傳播途徑尚不完全明確,但駱駝可能是MERS冠狀病毒的主要宿主和人類感染的動物來源。埃及、阿曼、卡塔爾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已從駱駝體內分離出與人類感染相同的MERS毒株。
人際間傳播:若非發(fā)生密切接觸(例如在未采取有效個人防護的情況下照顧MERS患者),MERS病毒不會輕易發(fā)生人際傳播。在醫(yī)療機構中、尤其是在感染防控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發(fā)生人際間傳播的可能性更大。
怎樣預防與治療?
目前尚無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治療手段主要為根據病人臨床狀況采取支持性療法。
作為一般性的預防措施,在參觀農場、市場、谷倉或有駱駝和其它動物的地方時,人們應當采取一般性的衛(wèi)生措施,包括在接觸動物前后經常洗手、避免與患病動物接觸。
進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動物性食品,如奶類和肉類,將造成很多微生物的感染風險,使人類患病。動物性食品應當通過烹煮或巴氏殺菌妥善處理,確保安全食用,在處理時還應避免與未煮熟的食物發(fā)生交叉感染。駱駝肉和駱駝奶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可在巴氏殺菌、煮熟或加熱處理后進行食用。
雖然目前對MERS病毒的認識有待深入,但普遍認為糖尿病、腎功能衰竭、慢性肺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MERS病毒后面臨發(fā)生嚴重疾病的高風險。這類人群應當避免接觸駱駝,飲用生駱駝奶或駱駝尿液,或進食尚未徹底煮熟的駱駝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