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意思是經過一個夏天,即使不生病,身體也會比較虛弱,極易出現倦怠、乏力、納呆等癥狀,故秋后的調理進補十分必要。在此提醒大家,此時進補不宜過于滋膩,而宜“清補”,可以適當多吃些祛濕的食物。
從中醫(yī)角度講,夏季暑熱傷陰又傷氣,易導致氣陰兩虛;從西醫(yī)的角度講,夏季天氣熱,出汗較多,易導致機體缺水,因此,入秋后可適當用一些滋陰補氣的藥材,如麥冬、人參、生地黃、黨參、黃芪、白術、茯苓、薏米等。對于一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時一定要與滋膩之品,如鹿角膠、阿膠等“劃清界限”,否則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可以多喝點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等。
為抵御冬季嚴寒,此時人們身體會開始儲存脂肪,因此,熱量的攝取往往大于消耗,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所以此時應多吃一些低熱量的食物,如紅豆、薏米、海帶、蘑菇及新鮮蔬菜等,還可多吃些酸性食物,如蘋果、葡萄、山楂、柚子等水果,一來可以保護脾胃,同時對防治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益處。
秋季天氣涼爽,各類“秋季病”開始增多。如小孩易寒易熱,最易出現感冒、咳嗽、發(fā)燒等癥,此時可以服用柴胡滴丸等藥品,柴胡滴丸能迅速退燒,由于是滴丸劑型,藥物可經口腔粘膜直接吸收,能快速起效。年輕人要做好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等疾病的預防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
清熱解毒,祛濕止帶。用于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癥見帶下量多,色黃,陰癢等。
健客價: ¥21清熱解毒,祛濕止帶。用于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證見帶下量多,色黃,陰癢等。
健客價: ¥40清熱祛濕,益氣生津。用于暑濕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熱口干。
健客價: ¥14.3清熱祛濕,益氣生津。用于暑濕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熱口干。
健客價: ¥15清熱、祛濕、止癢。用于改善外陰瘙癢,帶下量多。
健客價: ¥27清熱,祛濕,利膽。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脅痛、口苦;急性膽囊炎、膽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9清熱、祛濕、利膽。用于肝膽濕熱引起的肋痛、口苦;急性膽囊炎、膽管炎見上述癥狀者。
健客價: ¥7補益肝腎,祛濕通絡,活血止痛。用于肝腎不足、風濕瘀阻所致的痹病,癥見骨節(jié)疼痛、腰膝酸軟、肢體麻木拘攣。
健客價: ¥59清熱,祛濕,利膽。用于肝膽濕熱引起的口苦、脅痛;急性膽囊炎、膽管炎。
健客價: ¥34清熱祛濕,行氣逐瘀,通淋排石。適用于氣滯濕阻型尿路結石以及震波碎石后者。
健客價: ¥38祛濕清熱,調和肝脾。用于濕熱內蘊、肝脾不和所致的急、慢性肝炎。
健客價: ¥32清熱,祛濕,利膽。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脅痛、口苦;急性膽囊炎、膽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5.9解毒祛濕,殺蟲止癢。用于濕熱下注之陰癢、帶下,癥見:陰部瘙癢,帶下量多。
健客價: ¥24散風祛濕,活絡止痛。用于風寒濕痹,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無力,步履艱難。
健客價: ¥6清熱,祛濕,化瘀,止帶。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癥見赤白帶下、量多臭味;宮頸糜爛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9美容養(yǎng)顏,祛濕氣。
健客價: ¥99清熱祛濕,健胃止瀉。用于泄瀉及小兒消化不良。
健客價: ¥13益肝滋腎,解毒祛濕。用于肝腎陰虛,濕毒未清引起脅痛,納差,腹脹,腰酸乏力,尿黃等癥;或慢性肝炎轉氨酶增高者。
健客價: ¥27清熱祛濕,凉血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溫病發(fā)熱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病毒感染疾患。
健客價: ¥23散風祛濕,舒筋活絡。用于風寒濕邪所致的痹病,癥見關節(jié)疼痛,沉重,伸屈不利,手足麻木,腰腿疼痛。
健客價: ¥146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溫病發(fā)熱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健客價: ¥10.9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溫病發(fā)熱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健客價: ¥15.5解表,祛濕,和中。用于暑濕感冒,癥見發(fā)熱頭痛、腹痛腹瀉、惡心嘔吐、腸胃不適;亦可用于暈車暈船。
健客價: ¥8.5疏風散熱,祛濕通竅之功效。用于鼻炎、鼻竇炎屬肺經風熱及膽腑郁熱證者。
健客價: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