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面色紅潤、記憶力強、反應快速,而有的人卻是膚色暗沉、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氣血失和。
氣血失和常見的表現(xiàn)之一是血瘀。一般而言,有血管運行的部位就有可能造成血瘀,所以,看上去僅僅是“好像氣色不太好”的氣血失和,往往具有不可輕視的隱患。
中醫(yī)認為,血瘀癥的成因多種多樣,常見血瘀的情況分為三大類,氣虛血瘀、氣滯血瘀、寒凝血瘀,我們需根據(jù)不同的血瘀成因,對癥下“藥”方能顯奇效。
氣虛血瘀飲用丹參黃芪茶
氣虛血瘀具體表現(xiàn)為面色萎黃、口唇青紫、肢體疼痛、語言無力等癥,是氣虛運血無力、血行瘀滯而表現(xiàn)的癥候,常由病久氣虛、漸致瘀血內(nèi)停而引起。另外,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體的臟腑功能和氣會逐漸減弱,故老年人更易出現(xiàn)氣虛血瘀問題。
中醫(yī)推薦常喝丹參黃芪茶,補氣化瘀。黃芪是“補藥之長”,以補氣著名;丹參活血且補血,具有養(yǎng)血安神、活血散瘀的功效,為補血活血之上品,故有“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之美譽。
川芎、山楂可緩解氣滯血瘀
氣滯即氣機郁滯不暢,多因情志失調(diào),或痰濕食積、瘀血等停聚于內(nèi)影響氣的流通,導致局部或全身的氣機不暢,從而引起某些臟腑、經(jīng)絡(luò)的功能障礙,其癥狀常表現(xiàn)為暴躁易怒、胸肋脹悶、肋下痞塊、走竄疼痛等。
川芎是血中之氣藥,既能活血又能理氣,是行氣活血的常用藥,可有效緩解氣滯血瘀。山楂,又名紅果,具有活血化瘀、防衰老、降血脂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把山楂當成零食,也可在湯、菜中加入幾顆山楂,味道更加鮮美、健康。
泡腳能緩解寒凝瘀滯
血的特點如同熱脹冷縮的原理一般,得熱則行,得寒則凝,中醫(yī)稱其為寒凝瘀滯。長久以來,痛經(jīng)一直困擾著很多年輕女性,究其原因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因為“貪涼”。寒氣入體,當月經(jīng)期間血液需要正常運行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xiàn)寒凝血瘀,不通則痛。
中醫(yī)認為“寒者熱之”,遇到寒邪要用溫熱的方法進行散寒化瘀。泡腳是一種很好的散寒化瘀的方法,若再加點散寒化瘀的中藥材則效果更佳,如艾葉、桂枝、當歸等。
我有慢性咽炎,喉嚨處長期有痰,怎么緩解?
慢性咽炎即中醫(yī)講的“梅核氣”,患者除了積極配合醫(y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在日常飲食中也可以進行食療調(diào)理。
水果護嗓
奇異果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且糖分含量不高,有助于增加身體免疫能力,非常適合咽喉不適的人群日常食用。
喝茶養(yǎng)嗓
取金銀花5克、麥冬5克、桔梗3克,生甘草、胖大海和藏青果各2~3克,用開水泡飲,這款茶可清熱養(yǎng)陰、斂肺利咽,緩解嗓子干癢的效果不錯。
日常護嗓
日常飲食要清淡,避免吃燥熱、辛辣的食物,多吃性質(zhì)涼潤瀉火的食品,如蜂蜜、百合等。
肚里沒蟲還磨牙是咋回事?
中醫(yī)認為,磨牙更多可能是內(nèi)因,多見睡前過量進食、心神不寧等。
睡前過量進食會造成夜間磨牙
睡前過量進食,導致入睡時胃腸道還存有許多食物,消化系統(tǒng)不得不加強活動,促進消化,此時咀嚼肌也被迫參與進來,從而引起磨牙。
解決辦法:
堅持多菜少肉七分飽的原則,晚餐不要吃太晚,改掉臨睡前進食的不良習慣。
心神不寧導致的夜間磨牙
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寐而嚼牙者,是其心神在動……入寐有深淺,系心神藏于心多少然,藏而不全藏者,心神必動也,舌亦動,舌動而牙亦動也,故嚼牙之態(tài)顯矣。”簡而言之就是,睡覺磨牙,是因為心神不寧。
解決辦法:
1.常吃百合、核桃、紅棗、蓮子等養(yǎng)心安神、健腦安神的食材,對緩解磨牙也大有益處;
2.睡前不宜喝濃茶或咖啡,也不適宜吃甜食,避免太過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