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3億人口中有6至7億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患齲病為最多,平均每個人約有2顆齲齒,全國約有20多億顆齲齒,牙周疾病患病率高達80%。齲病和牙周疾病是損害中國人民群眾口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更是危害兒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長發(fā)育最常見的口腔疾病。為何口腔疾病如何高發(fā),幾乎每個人一生中都要面對的牙齒健康的問題。
專家介紹,影響口腔健康的疾病有很多,比如牙周病、齲齒等,但臨床就診的絕大多數(shù)患者都是等到疼到無法忍受時才來就診。給口腔做“體檢”的人不多見,即使在全身體檢中設了口腔科目也被很多人給省略了,更別說定期做一個專項的口腔檢查了。專家提醒,口腔健康直接或間接影響全身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需要定期給口腔做檢查。
“牙齒部分缺失,缺失部分牙齒,口腔異味,牙菌斑堆積,頑固牙石,牙齦出血腫痛,這是顯而易見的牙齒問題導致的結果。但是面部肌肉嚴重不對稱,顳下頜關節(jié)炎,口腔反復潰瘍,消化系統(tǒng)功能紊亂,無故發(fā)生中風和心臟病……這也是口腔問題導致的后果,卻是鮮有人知的。”專家介紹口腔問題是如何影響全身健康的問題時解釋到,口腔疾病造成的牙疼或失牙,導致咀嚼食物功能受影響,引起疼痛會造成偏側咀嚼習慣,久之便造成面部發(fā)育不對稱和頜面部輕重不等的畸形。有些兒童乳牙早失致使相鄰牙向缺隙處移位,造成咬合關系紊亂,形成恒牙錯牙,不得不接受正畸治療。乳牙齲病如不及時治療,還可引起恒牙發(fā)育不良,功能減弱。牙列缺失導致失去咀嚼功能的正常生理刺激,就會吃什么都不覺得香。更加嚴重的是,如果細菌滋生最終導致口腔癌,就會接威脅人的生命。
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常說“病從口入”,口腔是一個復雜的“小宇宙”,這個狹小的空間內可以滋生無數(shù)的細菌,給身體帶來難以估量的麻煩。從幾個月開始生長乳牙的嬰兒,到八九旬的老年人,乳牙和恒牙兩套牙齒交互工作,陪伴人的一生,它一日三餐不停工作,超負荷的“勞動”也會讓它們過度勞累,如果再不對它們加以保護,它們就會加速老化。所以臨床可見二十歲的年輕人,牙齒卻已經老化到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早早的牙缺失,取而代之的是每個月的口腔治療,陪伴終身的義齒。
因此,口腔醫(yī)生建議大家要從年輕做起,甚至從娃娃抓起,養(yǎng)成良好的保養(yǎng)口腔的習慣。每天刷牙兩次,每次刷牙三分半鐘;飯后漱口,尤其是吃了水果后漱口,而因為水果和唾液發(fā)生反應,對牙齒腐蝕作用更大;小朋友要改掉咬手、咬鉛筆等壞習慣,這些都會造成牙周組織損害,引起一些系統(tǒng)性疾病。很多患者都是由于各種不良習慣造成的,長此以往就會給牙齒和口腔帶來不可逆的損害。比如北方人特有的習慣,吸煙飲酒的人群居多,用牙齒起瓶蓋,偏愛甜食,愛吃排骨等,都是有損牙齒和口腔健康的。
兒童、老人、孕婦的“口腔體檢”是不能忽視的。兒童口腔檢查最好從第一顆乳牙萌出后6個月內開始,也就是在1周歲內開始,每半年一次。兒童除了檢查有無齲齒、牙齦及口腔軟組織健康狀況等常規(guī)項目,牙齒萌出情況、牙齒發(fā)育情況、牙列和咬合情況等亦為重點,在檢查過程中亦可適時做有效的口腔綜合干預。不要等到發(fā)生口腔疾病才去治療,對已發(fā)生的牙缺損、松動病牙,要到正規(guī)的口腔??漆t(yī)院或口腔科治療,千萬不要為省錢和方便找非正規(guī)的醫(yī)院或醫(yī)生修補或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