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義齒修復的綜合考慮
摘要:種植義齒的臨床應用經歷了一段緩慢發(fā)展過程之后,80年代以來進入一個飛速發(fā)展階段。目前國內外已有十多個系列的種植體系,因種植體的材料、設計、植入方法、上部結構及義齒制作不相同,長期療效有一些差異,下面就確保義齒的成功率及修復要點論述如下。
近20年來,
口腔修復學領域里的一個突破性進展就是
牙科種植體在
義齒修復中的成功應用。它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義齒的支持、固位模式,實現(xiàn)了人工牙與頜骨的生物性、機械性結合,明顯地改善了義齒的固位與穩(wěn)定,提高咀嚼效率到天然牙的水平,也恢復了缺牙患者的社會生活信心。種植義齒的臨床應用經歷了一段緩慢發(fā)展過程之后,80年代以來進入一個飛速發(fā)展階段。目前國內外已有十多個系列的種植體系,因種植體的材料、設計、植入方法、上部結構及義齒制作不相同,長期療效有一些差異,下面就確保義齒的成功率及修復要點論述如下。
1種植材料的綜合性能評價
評價一種植體系的成功與否,制作種植體的材料性能是關鍵因素之一。70年代以前的種植體成功率不高,正是因為種植材料的綜合性能
不夠理想所致。種植材料的性能應從三個大方面綜合考查,即生物相容性、機械強度及加工、使用性能。
生物陶瓷和純鈦是生物相容性最好的兩類種植材料,置入骨組織3個月即可實現(xiàn)骨融合,種植體表面具有骨生成的誘導作用,骨細胞可通過結合蛋白與種植體表面層直接結合。兩種材料均具有在生物環(huán)境下的穩(wěn)定性和抗腐蝕性能。金屬鈦表面覆蓋著一薄層均勻的氧化膜,它屬于陶瓷范疇,可與骨、口腔粘膜上皮、皮膚實現(xiàn)生物性結合,這一特性使得它成為最常用的種植材料。
種植材料的機械性能非常重要,要求它具有高的抗彎強度、低的彈性模量,這樣才能與骨組織穩(wěn)定地結合,受到咬合力和沖擊力時不破損。一般生物陶瓷的彈性模量高于骨組織20倍,其耐沖擊性能較差。因此生物陶瓷單獨作為種植體使用的體系相對較少。
種植材料的加工性能也不容忽視。現(xiàn)在粗加工的種植體已被淘汰。成功的種植體系列要求種植床及種植體均要精細加工,充分利用機械結合力才能保證種植體的初期穩(wěn)定性。鈦金屬可通過精密車床、銑床、刨床、鉆床、磨床等一系列精加工手段完成種植體的制作,骨內段密螺紋、穿齦部表面光滑有利于組織附著,保持上皮袖口的封閉。而陶瓷材料完成上述制作則十分困難,且加工成本高。
從上述諸方面綜合考查,純鈦是目前較理想的種植材料。因此,骨融合式種植體所有與組織直接接觸的部件均采用鈦制作成。
2種植體外形設計
種植體的外形設計應符合:①不損害宿主;②盡可能減少對種植床的損傷;③保證其自身強度;④不產生骨界面的應力集中;⑤有利于精確、便利植入;⑥盡可能擴大與骨的接觸面積,增加生物性和機械性結合。
根據上述原則,螺旋式骨融合種植體外形設計為:表面高精度密螺紋(精度&plu
smn;10μm),螺紋無尖銳棱角以避免引起細胞突變,增加與骨組織的結合面積;頸部淺凹形防止受力折斷;下端有貫穿孔及豎行溝槽,以便植入時種植床內的殘屑集中于根端,保證植入順利且利于新生骨形成;基樁下端內收,以防止植入孔緣應力集中,減少骨吸收,并增強封閉作用;上下三級套疊螺絲結構,便于兩次植入完成種植術,也有利于骨融合期不受外界影響,中心螺絲上端可連接多種類型的上部結構,方便義齒設計和制作,所有種植體部件均為高精度預成件,可互換,規(guī)格統(tǒng)一,使用方便。上述設計使得螺旋式骨融合種植體的成功得到了形態(tài)設計上的保證。
3種植體界面處理及保護
種植體的生物學性能靠其表面狀態(tài)來保證。高品位的種植體表面應考慮:①無生物性污染(細菌、異體蛋白等);②無污物污染(油污、殘屑等);③無有害金屬元素污染(機械加工刀具元素殘留及異種金屬器械接觸);④無氧化膜的損害(過厚、松散等)。種植體采用一系列防污染措施,種植體從界面加工、后期處理、消毒、保存、植入過程中均有一套措施,并設計有專用器材作保證。
4專用輔助器材
骨融合種植體系列配有專用的種植孔鉆孔系列鉆頭,夾持接頭、測量工具、種植體夾持工具,旋入工具,種植體架臺。此外還有螺絲系列板手、修復用系列器材及種植專用變速手機和種植電機。這些輔助器材的設計、質材選擇及制作均按技術規(guī)范制備,因而保證了該技術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
5系列上部結構
牙科種植的目的是為患者提供合適的種植義齒從而恢復其喪失的功能?;颊呖陬M條件的千差萬別,需要選擇不同的上部結構以滿足義齒制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