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別名:妊娠性肝內膽汁郁積
(一)治療
治療ICP的目的是緩解因膽鹽潴留于皮膚深層而刺激皮膚感覺神經(jīng)末梢引起的全身瘙癢癥狀;恢復正常的肝功能;降低血中膽酸的濃度,從而降低因高膽酸血癥所致的胎兒宮內窘迫及死胎發(fā)生率、改善產科的結局。故所選的藥物應該對母、嬰均無不良影響。
1.藥物治療 本病目前尚無特殊的治療方法。現(xiàn)臨床上多以對癥與保肝治療為主。
(1)S-腺苷基L-蛋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e):商品名思美泰,是近年來國外研究較多,效果良好的新型抗膽汁淤積藥物。對急、慢性肝臟疾病,妊娠和藥物引起的肝內膽汁淤積癥均有療效。其活性成分為S-腺苷-L-蛋氨酸,是一種普遍存在于所有生物體中的生理性分子結構,在人體內腺苷蛋氨酸由蛋氨酸和腺苷合成,并作為許多生物反應的底物遍布機體。所有組織之中,它作為甲基提供生理性巰基化合物前體,參與體內重要的生化反應。它可通過甲基化對雌激素代謝物起滅活作用,并刺激細胞膜的磷脂合成,通過增加肝漿膜磷脂成分,防止雌激素引起的膽汁淤積,它可通過轉巰基反應,促使膽汁酸經(jīng)硫酸化的途徑轉化,還可防止或減輕毒物和膽汁酸引起的氧自由基對肝細胞的損傷。其與熊去氧膽酸合用效果最佳,可減輕痙攣、降低膽汁酸、轉氨酶、結合膽紅素等異常生化指標。一般每天800mg,靜脈注射,14~20天為1個療程。多數(shù)患者的癥狀及肝功能均可以明顯好轉。該藥對孕婦及胎兒的副作用尚未見報道。
(2)地塞米松:妊娠期間循環(huán)的雌激素主要來自胎兒-胎盤單位,胎兒腎上腺提供的硫酸脫氧表雄酮(簡稱DHEAS),它是胎盤產生雌激素的前身物質。地塞米松能通過胎盤減少胎兒腎上腺DHEAS的分泌,降低了雌激素的產生,從而減輕了膽汁淤積。此外,它還可以解除小血管痙攣性收縮,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加強心肌收縮力,改善母體循環(huán)及灌注的能力,并能促進胎肺成熟。Hirvioja等對10例孕28~37周的ICP患者用地塞米松每天12mg口服,連用7天,后3天逐漸減量而停藥。結果所有患者瘙癢癥狀緩解明顯減輕,血雌三醇(E3)、血雌二醇(E2)及總膽酸水平均明顯下降。治療期間未發(fā)現(xiàn)對母、嬰有毒性反應。故認為地塞米松是治療ICP的首選藥物。
(3)熊去氧膽酸(簡稱UDCA):是一種天然的水溶性膽汁酸,其作用機制尚不明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口服可以改變膽酸池的成分,替代肝細胞膜上毒性大的內源性膽酸,抑制腸道對疏水性膽酸的重吸收而改善肝功能,降低膽酸水平,改善胎兒胎盤單位的代謝環(huán)境,從而延長胎齡;其具有利膽作用,防止膽汁淤積,降低血清膽紅素。熊去氧膽酸(UDCA)每天1g,分3次口服,連用20天,結果瘙癢癥狀減輕、血膽酸及ALT下降,但是停藥后可復發(fā)。
(4)考來烯胺(消膽胺):為一種強堿性離子交換樹脂,口服后不被吸收。它與膽酸結合,形成一種不被吸收的復合體,從糞便中排泄,從而阻斷了膽酸的肝腸循環(huán)而降低了血清膽酸的濃度,對消癢有一定的療效,但是不能改善血液的生化指標及胎兒的預后。考來烯胺(消膽胺)影響脂肪、維生素K及其他脂溶性維生素吸收,增加脂肪瀉的發(fā)生率以及因凝血酶原減少而使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捎每紒硐┌?消膽胺)4g,2~3次/d。同時補充維生素K和其他脂溶性維生素。
還有2種正在試用的藥物:①epomeidol:是一種萜類化合物,可通過恢復肝細胞質膜的流動性,逆轉雌激素誘導的膽汁淤積,可以明顯改善瘙癢,未發(fā)現(xiàn)明確的毒副作用,但生化指標無明顯改善;②瓜耳豆膠:是一種凝膠形成的纖維,可促進腸道排泄,減輕瘙癢癥狀,阻止膽汁酸水平的升高,但無法改善膽汁淤積。
(5)苯巴比妥:是一種酶的誘導劑,可以促使肝細胞增加膽紅素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能力,因而增加了肝臟除去膽紅素的能力,使血中膽紅素下降,它還可以增加膽小管膽汁酸分泌速度,并通過改變膽固醇-7α-水解酶的活性,以影響膽汁酸的生成。但是有報道此藥可以引起新生兒呼吸抑制的危險,故孕期不宜長期連續(xù)服用此藥,用法:每天口服100mg。
(6)人血白蛋白或血漿:有利于游離的膽紅素的結合,減少膽紅素進入胎兒體內,亦提高絨毛腔隙的血流灌注量。
(7)中藥治療:中醫(yī)理論認為ICP屬濕熱內蘊、營衛(wèi)不和、氣滯血行不暢,可以給予中藥茵陳湯:柴胡10g,郁金10g,丹參15g,茵陳10g,澤瀉10g,當歸10g;1次/d,7~10天為1個療程。1996年哈寶書等報告應用中藥結合方法治療ICP 63例,無圍生兒死亡,瘙癢癥明顯好轉,對照組40例,圍生兒死亡5例。
2.產科處理 對ICP患者,應該列入高危妊娠的管理,進行系統(tǒng)監(jiān)護,加強產前宣教。對中、重度患者,應該提前入院,積極治療直到分娩,并及時終止妊娠。入院后可以給予以下治療:
(1)氧氣吸入2次/d,左側臥位,每天按時計數(shù)胎動。每周測宮高,腹圍,體重,以檢測胎兒在宮內生長發(fā)育情況。
(2)孕35周以后,每周進行胎盤功能測定,如檢測24h尿E3,血HCG,E3等了解胎盤功能;胎兒生物物理相評分;B型超聲波監(jiān)測胎兒雙頂徑及胎盤成熟情況,羊水情況;多普勒超聲波檢查胎兒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可以用無負荷試驗(NST)隨時監(jiān)測胎兒宮內狀況,臨產后密切注意胎心率及羊水的變化。
(3)終止妊娠:對ICP孕婦適時終止妊娠是降低圍生兒發(fā)病率的重要措施。
①終止妊娠的時機當孕周≥35周時,估計胎兒體重≥2500g時,可以考慮終止妊娠。如果有胎盤功能減退,或者胎動忽然減少,生物物理相評分減少,NST為無反應型時,則需要及時終止妊娠。
②終止妊娠的方式:
A.病情輕,胎盤功能良好,可以選擇引產。
B.下列情況應行剖宮產:a.既往有早產,死產及復發(fā)性ICP者;b.病程長,膽酸及膽紅素高或者合并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產科合并癥;c.羊水過少者。
(4)預防產后出血:補充維生素K,產后加強子宮收縮,以減少產后出血。
(二)預后
針對ICP對圍生兒有前述不良影響,目前基于改善ICP圍生兒預后的產科處理方案也較多。20世紀70年代以前對ICP的認識不足,ICP的處理只是一般的期待療法等其自然分娩,其圍生兒的死亡率達10.7%,之后隨著對ICP的認識的增加,在產前采取加強監(jiān)護,胎兒一旦成熟即選擇性終止妊娠,則ICP的圍生兒的死亡率下降到3.5%。但盡管如此,對于ICP患者來說,目前各種產前監(jiān)護措施尚不能很好地預測ICP患者胎兒宮內死亡。有人報道在胎兒宮內死亡前數(shù)小時胎兒監(jiān)護仍正常,NST在胎兒死亡前2天仍正常,另外,胎兒死亡前數(shù)小時母親仍能感到正常的胎動。說明目前的一些產前胎兒宮內健康狀況的評估方法的標準尚不適合ICP。
Rioseco等回顧性地評估了對ICP的不同處理方案與圍生兒預后的關系。發(fā)現(xiàn)輕度ICP患者34孕周后常規(guī)每周行NST檢查,在38孕周并肯定胎兒已成熟時予以引產。其圍生兒預后與36孕周伴有黃疸的ICP患者予以引產之間也無明顯差別。上述積極處理后ICP的圍生兒預后與正常妊娠圍生兒預后并無明顯差別。其中早產的發(fā)生率及羊水胎糞污染的發(fā)生率也與正常妊娠之間無明顯差別。Alsulyman等研究ICP患者與有胎死宮內病史的正常妊娠在孕34周時每周常規(guī)行NST檢查及羊水量的評估,若無異常則不做任何干預,直至自然發(fā)動分娩或到孕42周時給予引產,發(fā)現(xiàn)ICP與正常妊娠之間圍生兒預后無差別。ICP組有2例胎兒宮內死亡,圍生兒死亡率為25‰。這2例死胎都是在NST檢查正常后的5天之內死亡的。因而他也認為ICP的胎兒死亡,用傳統(tǒng)的產前監(jiān)護手段也是不可預測的。目前ICP患者產科處理方案最好還是在確定胎兒在宮內已成熟即予以終止妊娠,這也是降低ICP胎兒死亡的較好方法。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找醫(yī)生
更多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松江區(qū) 三級甲等
-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 豐臺區(qū) 三級甲等
- 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 河西區(qū) 三級甲等
-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yī)院 青羊區(qū) 三級甲等
-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 武侯區(qū) 三級甲等
-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武侯區(qū) 三級甲等
- 福州市傳染病醫(yī)院 鼓樓區(qū) 三級甲等
-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 濟南市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