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綜合征
(一)發(fā)病原因
柯薩奇病毒及埃可病毒是本病征常見的病原,曾在世界各地引起數次大流行。其次是腮腺炎病毒。少數為其他病毒引起,如單純皰疹病毒、淋巴脈絡叢腦膜炎病毒、蟲媒病毒、腺病毒、EB病毒,此外還有鉤端螺旋體、急性細菌感染等。上海市用病毒分離和雙份血清檢查,在明確病原的79例小兒無菌性腦膜炎中,柯薩奇病毒和??刹《疽鹫哒?7例(上海醫(yī)科大學兒科醫(yī)院,1974)。1960年Meyer等對430例無菌性腦膜炎作了研究,確定病原的305例中柯薩奇病毒和??刹《菊?2%,脊髓灰質炎占12%,腮腺炎病毒占22%,淋巴脈絡叢腦膜炎病毒占12%,少數為單純皰疹病毒和鉤端螺旋體。
柯薩奇病毒B組的6個型、A組及??刹《局械脑S多型都可以引起無菌性腦膜炎,其中柯薩奇A7,9,柯薩奇B2,3,4,埃可病毒4,6,9,11,16,30可引起流行,尤以???流行的報道最多。脊髓灰質炎的各個型均可引起無菌性腦膜炎,但其重要性最近已大為減少。
(二)發(fā)病機制
病毒性腦膜炎是全身病毒感染經血流播散至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結果。某些病毒主要感染腦膜,脈絡叢和室管膜而不感染腦實質者則造成腦膜炎;而另一些病毒則傾向于感染神經元和膠質細胞,所以造成腦炎。實際上兩種感染不可能截然分開,都有一定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