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綜合征(Lateralfemoralcutaneousnerveentrapment)也稱為感覺異常性股痛(MeralgiaParesthetica,MP)、Bernhardt-Roth綜合征,國內學者多稱之為股外側皮神經炎(Lateralfemoralcutaneousneuritis)。
其是臨床最常見的皮神經炎,指股外側皮神經在其行走過程中穿過髂腹股溝部位受到周圍組織病變的卡壓而引起的大腿前外側皮膚感覺異常及疼痛等神經功能障礙為特征的一種疾病。其癥狀和體征易與腰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及局部軟組織損傷等疾病相混淆,值得臨床關注。
相關解剖
股外側皮神經(lateralfemoralcutaneousnerve,LFCN)是純感覺神經,發(fā)自腰叢,由L2、L3神經根后支組成。自腰大肌外緣伸出后,在腹股溝韌帶下方的3cm處進入皮下組織,分布于股外側皮膚。
文獻報道,LFCN存在變異,但90%的股外側皮神經距離髂前上棘(ASIS)2cm以內。從髂前上棘到LFCN的平均距離為0.8cm,而腹股溝韌帶與股外側皮神經的平均夾角為83°。了解這些解剖關系非常重要,有助于我們定位和診斷,同時術中行股外側皮神經減壓或切除術時,避免損傷股動脈、股神經等重要毗鄰結構。
歷史回顧
股外側皮神經炎最早由德國MartinBernhardt教授于1878年首次描述,隨后俄國的VladimirKarlovichRoth教授將這類疾病命名為「Meralgiaparaesthetica」,即感應異常性股痛。而后,學者們?yōu)榱思o念這兩個醫(yī)生,也稱之為Bernhardt-Roth綜合征和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綜合征。
病因
1.股外側皮神經在走行過程受卡壓為最主要原因:如腰椎橫突肥大、肥胖、妊娠、高位腰椎間盤突出、腹部盆腔的炎癥、腫瘤、結石等均可致本病。因股外側皮神經需穿過腹股溝筋膜,因此,受壓部位常在髂前上棘處,多距離髂前上棘約2cm內。
2.全身性疾病、外傷或感染:如大腿受傷、糖尿病合并肥胖、糖尿病單神經病變、高齡、鉛中毒、酗酒、麻風、甲狀腺功能減退、腹股溝疝、帶狀皰疹后遺癥、免疫力下降等可誘發(fā)本病,但也有很多時候是特發(fā)性的。
3.醫(yī)源性損傷:后路脊柱手術、取髂骨移植、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和骨盆截骨術過程中,損傷股外側皮神經。
4.不良生活方式:長時間負重、安全帶擠壓、穿緊身牛仔褲、寒冷潮濕等容易誘發(fā)此病。
臨床表現
股外側皮神經炎多見于20-50歲的男性,肥胖者發(fā)生率高。多為一側受累,少數雙側發(fā)病,表現為大腿前外側感覺異常,如刺痛、麻木、燒灼感、蟻行感、沉重感及發(fā)涼等,以麻木、燒灼感居多,無肌力、運動障礙等表現,應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相鑒別。重體力勞動、久站久坐時癥狀可加重,休息后癥狀可改善。
股外側皮神經炎病程緩慢,時好時壞,常數月至數年不愈。其與職業(yè)明顯有關,警察、軍人、司機、模特、農民等長時間負重、安全帶擠壓、穿緊身牛仔褲等容易誘發(fā)此病。高齡、肥胖和糖尿病是其危險因素。
文獻報道,其人群發(fā)生率約為32.6/100,000人,而在胸腰椎后路手術術后患者中,股外側皮神經炎的發(fā)生率卻高達23.8%,其中53%的患者在術后1周左右可自行緩解。
因此,有學者建議肥胖、糖尿病和預計手術時間比較長的患者在行脊柱后路手術時,應充分交代發(fā)生股外側皮神經炎的風險,且大概有一半的患者術后大腿前外側麻木預后較差。另外,取髂骨植骨和骨盆截骨時,術中應避免損傷股外側皮神經。
體格檢查與診斷
股外側皮神經炎查體時,可有局部壓痛、Tinels征陽性,髖后伸時癥狀加重,骨盆擠壓試驗有助于診斷。皮節(jié)刺激體感誘發(fā)電位檢查,尤其兩側對比有診斷意義。
股外側皮神經是純感覺神經,因此行肌電圖檢查是無意義的。高分辨率的彩超可明確診斷股外側皮神經卡壓,但因大多數彩超醫(yī)師并不熟悉這個疾病,容易導致漏診。
另外也需行腰椎和骨盆相關影像學檢查,排除盆腔腫瘤壓迫股外側皮神經及高位腰椎間盤突出或腰椎退行性疾病引起的下肢麻木不適。同時,行股外側皮神經壓痛點,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局部封閉,如癥狀明顯緩解,則可明確診斷。
圖示:骨盆擠壓試驗?;颊呷扰P位,患側朝上,檢查者向骨盆施以向下的壓力并維持45秒,如患者癥狀明顯改善,則為骨盆擠壓試驗陽性。此試驗的原理是股外側皮神經常被腹股溝韌帶壓迫,向下的壓力可松弛腹股溝韌帶,從而暫時改善患者的癥狀。
治療
首先需改變誘發(fā)因素和不良習慣,如:減少負重前行,特別是軍人,不系緊腰帶,不穿緊身褲,避免久站久坐,減輕體重,控制血糖。然后,首選保守治療,主要是應用神經營養(yǎng)藥和局部保暖。
股外側皮神經壓痛點,行利多卡因或激素封閉治療可改善癥狀,但療效不持久容易復發(fā),操作前應充分溝通交代,因股外側皮神經的解剖存在變異,約25%的患者可能定位有效,封閉治療后效果并不佳。
因此有學者建議行超聲引導下的股外側皮神經封閉或射頻消融治療,定位準確,效果較好;也有學者推薦超聲定位下用50%酒精行股外側皮神經松解,治療難愈性的股外側皮神經炎,可明顯改善癥狀。
如上述保守和微創(chuàng)治療無效,對于反復、難治性的股外側皮神經炎患者,有學者建議首選股外側皮神經減壓術,但有術后瘢痕粘連,導致復發(fā)的可能。
圖示:股外側皮神經減壓術。患者取仰臥位,全麻,在髂前上棘內側2cm處,平行于腹股溝韌帶切開約5cm的皮膚切口,剝離軟組織,皮筋定位股外側皮神經,并充分暴露。切開腹股溝韌帶(僅腹側端)以減壓神經,分離暴露并切開髂筋膜,隨后,分離至腹股溝韌帶遠端8-10cm處完全減壓,充分止血,放置引流并縫合。注:LECN=股外側皮神經,anteriorsuperioriliacspine=髂前上棘。
也有學者建議,局麻下行股外側皮神經炎的深度神經松解術或股外側皮神經移位術,可避免復發(fā),縮短住院時間。
但上述治療方法,都難以完全避免復發(fā)的魔咒,因此,也有學者推薦神經切除術,可完全避免復發(fā),但有遺留術后股外側皮神經支配區(qū)頑固性麻木的風險。最近發(fā)表的Meta分析(2017年),比較了神經松解術和神經切除術治療股外側皮神經炎的療效,但結果發(fā)現,目前的文獻還不足以得出哪一種方法更優(yōu),需要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比較兩種治療方法。
適用于急慢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小葉增生、乳腺導管增生引起的乳房腫塊及乳房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52周圍神經病變。
健客價: ¥5用于治療由大腸桿菌、流感嗜血桿菌、克雷伯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其他敏感菌所致眼部感染,如沙眼、結膜炎、角膜炎、眼瞼緣炎等。
健客價: ¥2.6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中、重度急、慢性疼痛。
健客價: ¥48適用于腰背疼痛、腰肌勞損及腰部扭傷引起的疼痛。
健客價: ¥7.9用于預防和治療維生素B1缺乏癥,如腳氣病、神經炎、消化不良等。
健客價: ¥4.5用于預防和治療維生素B1缺乏癥,如腳氣并神經炎、消化不良等。
健客價: ¥4.5用于維生素B1、B6、B12缺乏癥。亦用于不同病因所致神經病變或多發(fā)性周圍神經炎。
健客價: ¥34散寒止痛。用于小兒胎寒,肚腹疼痛,積聚痞塊,疝氣偏附,虛寒瀉痢,胃寒腹脹。
健客價: ¥5.91.治療因創(chuàng)傷、外科手術等引起的軟組織損傷腫脹。癥狀如:扭挫傷、骨折、慢性勞損、燒燙傷、整形手術、靜脈曲張、靜脈炎、淋巴回流障礙等各種原因所致軟組織損傷腫脹。 2.治療各期內痔、混合痔、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等各種類型痔引起的出血、脫出、疼痛、腫脹、瘙癢等。也可用于痔手術后腫脹、疼痛的治療。
健客價: ¥40適用于肩周炎引起的肩部疼痛、壓痛及肩關節(jié)活動障礙。
健客價: ¥7用于預防和治療維生素B1 缺乏癥,如腳氣病、神經炎、消化不良等。
健客價: ¥5.61.急慢性風濕性、急慢性關節(jié)炎、急慢性強直性脊椎炎、骨關節(jié)炎。 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 3.腰背痛、扭傷、勞損及其他軟組織損傷。 4.急性痛風。 5.痛經或附件炎、牙痛和術后疼痛。 6.創(chuàng)傷后的疼痛與炎癥,如扭傷、肌肉拉傷等; 7.耳鼻喉嚴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癥(如扁桃體炎、耳炎、鼻竇炎等),應同時使用抗感染藥物。
健客價: ¥4.5適用于因骨質增生引發(fā)的疼痛。
健客價: ¥6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障礙、多發(fā)性神經炎及因缺乏維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
健客價: ¥16用于預防和治療維生素B1缺乏癥,如腳氣并神經炎、消化不良等。
健客價: ¥39對痔瘡及其它肛門疾患引起的疼痛、瘙癢、充血及少量出血進行對癥治療。
健客價: ¥29用于: 1.緩解類風濕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脊柱關節(jié)病、痛風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各種關節(jié)炎的關節(jié)腫痛癥狀; 2.治療非關節(jié)性的各種軟組織風濕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運動后損傷性疼痛等; 3.急性的輕、中度疼痛如:手術后、創(chuàng)傷后、勞損后、痛經、牙痛、頭痛等; 4.對成人和兒童的發(fā)熱有解熱作用。
健客價: ¥3.4用于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妊娠期貧血、多發(fā)性神經炎、神經根炎、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神經麻痹。也可用于營養(yǎng)性疾患以及放射線和藥物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8在決定使用本品前,應仔細考慮本品和其他治療選擇的潛在利益和風險。根據每例患者的治療目標,在最短治療時間內使用最低有效劑量(見[注意事項]-警告)。 (1)用于緩解骨關節(jié)炎的癥狀和體征。 (2)用于緩解成人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癥狀和體征。 (3)用于治療成人急性疼痛。(見[臨床試驗])
健客價: ¥32清熱利濕,化瘀散結。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屬濕熱瘀阻證,證見:尿頻、尿急 尿淋瀝,會陰、下腹或腰骶部墜脹或疼痛,陰囊潮濕等。
健客價: ¥42解毒利濕,通淋化瘀。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屬濕熱挾瘀證,癥見:小便頻急、尿后余瀝、尿后滴白、尿道澀痛、少腹疼痛、會陰不適、腰骶疼痛、陰囊潮濕、睪丸疼痛。
健客價: ¥39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障礙、多發(fā)性神經炎及因缺乏維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
健客價: ¥11主要用于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妊娠期貧血、多發(fā)性神經炎、神經根炎、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神經麻痹,也可用于營養(yǎng)性疾患以及放射線和藥物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9.4